四年級的陳小牛參加學校科學競賽隊伍,上禮拜六校際競賽在她的分組得到金牌(灑花)。辛苦了大半年(我是說我)終於有個開心的小結局。
我們家鄰居有位小姊姊比陳小牛大兩歲,有一次我參加小孩學校朝會時,剛好遇到校長表揚學校科學競賽得到冠軍,小姊姊那時五年級,是其中一員。後來與鄰居聊天,她說孩子很喜歡科學,長大想當科學家。我聽了覺得值得深思,因為陳小牛在學校裡的自然科學到底學了什麼我實在不太清楚,印象中好像是火山啊地震啊那些,至於動手操作的實驗呢?我記得學校沒有老師帶領全班小朋友的實驗課,只有DIY式的 shoe box science:學校將各個科學實驗材料按單元難易,編號之後放在整理盒中,大小約莫是鞋盒大小,每個學生大概每兩個月會輪到一次把盒子帶回家自己按照說明做實驗,盒子裡也有實驗記錄本,小朋友可以完成實驗和記錄,回答問題之後交給管理鞋盒的老師,就能得到一張小獎章,表示完成一項實驗。實驗內容嘛,我記得有「毛細作用」:觀察色筆點在一端浸濕的垂直紙條上,顏料怎麼爬上去;還有「力矩」:觀察蹺蹺板,測試怎麼樣會升或降。當然還有很多,不過我不記得全部。這些小實驗其實是滿好玩的,Q寶很喜歡,通常會花滿多時間研究實驗。但是陳小牛常常隨便打開盒子看兩眼就丟一邊,有時候一週過去、該歸還盒子了,她還根本沒打開過... XD
所以,當我收到學校來信,說要組織科學競賽隊伍,我馬上強迫陳小牛參加了 :p 心想這孩子總要有人推一把,才願意嘗試新東西,她從來沒有好好做過科學實驗,怎麼可能真的喜歡或不喜歡?(狀態顯示為:虎媽)
沒想到參加科學競賽還要先「資格考」?好正式的感覺。一個月後收到另一封信:
十二月份寒假之前,陳小牛確定得到了參加科學競賽隊的資格,接下來要準備什麼?等開學回來再說。(根據陳小牛的說法,所有參加資格考的小朋友都通過了 :p)
Ms. S 是陳小牛學校的家長,科學競賽的負責人。她的孩子已經小學畢業了,不過熱心的她還是留下來繼續組織每年的科學競賽(熱情令人感動!)
參加了第一次會議,聽 Ms. S 介紹所有科學競賽項目,我還滿興奮的。雖然和我想像的 science olympiad 有很大的不同,但聽起來小朋友們還是可以從中學到一些東西。
首先,Ms. S 把所有隊員分組,一共分成了九組,每組兩人或三人,然後每組小朋友有給定的題目,接下來的幾個月,大家各自練習自己的題目,比賽當天也就是同一個題目。
陳小牛與隊友萊恩分到的題目是 barge(載貨船):用一張 18x18cm 的廚房用鋁箔紙摺成一艘貨船,摺好後放入水盆中,小朋友用手拿小石子,一次放一握小石子到船上,船進水時就停止,然後小朋友估算自己的船載了多重?之後裁判再把船中的水倒空、用秤量石子,看誰的船能載最多?與估算的結果差多遠?
其他的題目有像鏡子反射的、分辨不同白色粉末的、雞蛋落地的、造橋的...詳情可見這裡
這些題目都很有趣,不過竟然是由 Ms. S 幫小朋友分組、而不是讓小朋友了解內容後自行選組,這一點讓我有些不滿意。而且之後的四個月都要練習同一個題目也太無聊了吧?但是身為一個含蓄的歐巴桑(有嗎)我也就默默接受了這些安排,心想 Ms. S 這麼有經驗,這些安排應該是不錯的吧?
當天的會議很熱烈,大家也提了很多問題,例如:這個比賽到底有多少學校參加呀?
Ms. S 答:不一定,但至少都有40隊,有一年多到60隊。(台下一片哇~~)
小朋友問:Deer Canyon 也參加嗎?(這是本區最好的(10分的)公立小學,學生組成有40%是華人和印度人 XD)
Ms. S 答:會。不過別擔心,我們會打敗他們。(台下一片歡呼 XD)
會議後,陳小牛悶悶不樂,我問她為什麼?半晌之後她才說:萊恩(她的隊友)是個討厭的傢伙。
我大驚:「怎麼個討厭法?」
陳小牛:「他常常翻白眼。有一次還叫我笨蛋。」
啊???這倒有點棘手。剛才與萊恩的媽媽碰面,看起來就是位和善的韓國太太,說話也很客氣。萊恩是個戴眼鏡的圓臉小男孩,下巴抬得很高看起來是有點驕傲沒錯,不過沒相處過我也無法評斷什麼,但是說陳小牛是笨蛋嘛...這傢伙絕對是沒什麼判斷力 :p
我試著鼓勵陳小牛與萊恩好好相處,可以從下課時與他打招呼開始。既然要與這個人共事幾個月,當朋友還是比當敵人好。
第二天,陳小牛一蹦一跳地告訴我:「萊恩今天沒有對我翻白眼!」呃,很好的開始。那你們有講話嗎?「有!我說嗨!」那他有說什麼嗎?「有啊,他說嗨!」還有嗎?「沒有了!」喔....很好。
之後每個禮拜一放學後,陳小牛和萊恩都會在學校多留50分鐘練習摺他們的小船。我幫陳小牛把材料和筆記本帶到學校之後就交給他們自己做實驗,一小時後再來接人。據我的側面觀察,陳小牛和萊恩很快就一起說笑了,兩人的相處應該沒問題。很好。
不過,一個月後,接到了 Ms. S 的來信:
呃....這麼慘喔?我問陳小牛怎麼回事?她就開始抱怨萊恩都一直不好好做實驗,常常玩水、揉鋁箔紙...呃,我看你應該也半斤八兩吧?陳小牛從小就是搞笑王,玩水揉鋁箔紙這麼好玩的事她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被指導老師嫌成這樣當然不是什麼好事,我還沒想該怎麼辦?當晚就接到萊恩爸爸的來信:
呃換題目嗎?呃..
說實在的,雖然 Ms. S 的強勢風格我也不太喜歡,但是「遇到困難就繞過去」實在不是我的風格。
話說在第一次會議之後,好像還有一次 Ms. S 與各小隊的小討論會(家長不用參與),在討論會中,Ms. S 直接告訴小孩要怎麼摺船才能載最多,至於為什麼?她完全沒提。「對準妳的食指關節,對,比這個再長一點點,這樣摺,然後這樣...撘啦,就這樣。」這是什麼指導?小孩是來學科學的,不是學摺紙的呀!
我和老公可是工程師欸!拿到題目的當天,我們就很高興地在討論到底要怎麼摺才能載最多?討論了一晚上,第二天還上網查相關資料、找了中文英文的浮力教學影片給孩子看;那個週末也全家一起動手做了好幾艘小船,摺成各種形狀,玩得不亦樂乎。結果這個 Ms. S 竟然直接告訴小孩怎麼摺??
想了很久,我回信給萊爸爸:
好吧,我承認我就是好勝。 Ms. S 不教,我自己教! Ms. S 看扁我們的孩子,我就要讓你看走眼!
首先,拿出紙筆,開始推導計算小船載重的理論上限。然後安裝工程師的好戰友 Matlab(好吧 Mac 沒有 Matlab,是用 open source 的 Octave,但指令和 Matlab 一模一樣),寫程式、跑數據,畫出了這張圖:
嗯,果然 Ms. S 教小孩摺的三公分深的方形船是最佳解,可以載重432克。
不過,如果不是方形船呢?
方形的船在四個角落會把紙重疊,浪費了一些紙,如果把重疊的地方縮小一點,船壁往外傾斜一點,船就可以更大,應該可以載更多。於是我又推導計算了另一張圖,是梯形的船:
哈哈!可以載到500克以上!
第二天小孩去上學,我自己在家做實驗,摺了好幾艘船,小石頭不夠,還端出了麻將當砝碼(很好用)。實驗結果很成功,與理論值相去不遠,很有機會載到400克以上。
接下來,就是怎麼教給小孩?
我查維基百科,做了兩頁教材,很簡單地解釋浮力,並且告訴他們怎麼計算,最後得知 Ms. S 的船會是方舟的最佳解,但也有可能做其它形狀的船,打敗她的方舟。
陳小牛和萊恩才小學四年級,浮力的概念對他們來說真的有點困難,計算容積更加困難(他們才剛開始學乘法欸,連面積都還搞不太清楚,更別說是體積)。但總之我花了一些時間試著解釋,小朋友也撐著眼皮聽完了。聽進去多少我不知道,不過既然有了明確的目標(打破 Ms. S 的紀錄?)我們就努力向前衝吧!
接下來的幾個月,我和萊媽媽輪流看顧小朋友實驗,看著他們時而口角、時而玩水、時而搶零食,留校50分鐘,認真做實驗的時間可能不到20分鐘,真的要很大的自制力才能不在外人面前揍自己的小孩 XD
幾次練習後,他們漸漸可以做出載350克以上的小船。但有時候擺放小石頭太用力或者太歪,一不小心船就沉了,那就只能載200多克。正式比賽只有一次機會,家長或老師也不能陪同,我只能提醒他們一定要謹慎。小孩的專注力真的很弱,每週的實驗我都讓他們摺三艘小船就收工。
四月底,比賽前最後一次與 Ms. S 碰面的會議,陳小牛和萊恩做出了 420 克的好成績,據說讓 Ms. S 大為讚賞。哼哼,很好,我女兒很爭氣!替我出了一口氣~~
比賽當天,剛好是中文學校的期末表演,我走不開,沒能陪小孩一起去會場(不過去了也沒事做,因為只有參賽選手可以進入會場)。早上八點要集合,比賽場地在離家半小時之遠的地方,所以我們六點半起床,七點20把陳小牛載到萊恩家,請他們載孩子去。陳小牛的項目抽到籤王,比賽時間是第一場:早上9點。我還沒出門前往中文學校,就收到萊爸爸傳來的手機訊息:444克,小孩估計410克,總分 444+410 = 854。
我一聽這數字就知道一定冠軍啦!幾個月來辛苦(無聊?)的練習總算有一塊小小獎牌當做回報。
下午兩點半開始頒獎,每個比賽項目會頒發前五名,而且每個名次有五支隊伍(??!!)所以每個項目會有 25 個隊伍拿到名次喔!不過只有第一名的 5 支隊伍會有獎牌。我後來查到總共有 54 支隊伍,41 個學校,因為有些學校的人多,報了兩支隊伍。陳小牛的學校很迷你,人數不夠,連全部十六項目都報不齊,只參加了八項。(有七項得到名次,三項是第一名)
話說回來,這麼歡樂的頒獎方式根本沒有公布各隊真正的成績,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第一名啊?(狀態顯示為:病入膏肓的虎媽)
不過頒獎的時候,主持人宣佈的順序是:第五名、第四名、第三名、第二名、第一名。而陳小牛和萊恩的名字被擺在第一名的五隊中的的最後一個,所以自我感覺良好的虎媽也就很樂意地自封為「真正的第一名」啦!
陳小牛回家之後,很高興地說:我明年五年級還要再參加 science team。哦是嗎?應該是拿金牌的興奮沖昏了頭才這樣說吧 :p
至於我,嗯,這個比賽....讓我再次認清自己不服輸的性格... XD
以上就是落落長的虎媽心得。報告完不敬禮解散。
我們家鄰居有位小姊姊比陳小牛大兩歲,有一次我參加小孩學校朝會時,剛好遇到校長表揚學校科學競賽得到冠軍,小姊姊那時五年級,是其中一員。後來與鄰居聊天,她說孩子很喜歡科學,長大想當科學家。我聽了覺得值得深思,因為陳小牛在學校裡的自然科學到底學了什麼我實在不太清楚,印象中好像是火山啊地震啊那些,至於動手操作的實驗呢?我記得學校沒有老師帶領全班小朋友的實驗課,只有DIY式的 shoe box science:學校將各個科學實驗材料按單元難易,編號之後放在整理盒中,大小約莫是鞋盒大小,每個學生大概每兩個月會輪到一次把盒子帶回家自己按照說明做實驗,盒子裡也有實驗記錄本,小朋友可以完成實驗和記錄,回答問題之後交給管理鞋盒的老師,就能得到一張小獎章,表示完成一項實驗。實驗內容嘛,我記得有「毛細作用」:觀察色筆點在一端浸濕的垂直紙條上,顏料怎麼爬上去;還有「力矩」:觀察蹺蹺板,測試怎麼樣會升或降。當然還有很多,不過我不記得全部。這些小實驗其實是滿好玩的,Q寶很喜歡,通常會花滿多時間研究實驗。但是陳小牛常常隨便打開盒子看兩眼就丟一邊,有時候一週過去、該歸還盒子了,她還根本沒打開過... XD
所以,當我收到學校來信,說要組織科學競賽隊伍,我馬上強迫陳小牛參加了 :p 心想這孩子總要有人推一把,才願意嘗試新東西,她從來沒有好好做過科學實驗,怎麼可能真的喜歡或不喜歡?(狀態顯示為:虎媽)
Science Team Qualification Test | Date: 11/16/2018 |
From: Mr. Principal To: 全校家長 | |
For any 4th or 5th grade student interested in being on our Science Team, the qualification test will be held on 12/13/2018 at 1pm in the Science Lab. This team will compete in the SD County Science Fair on Saturday, May 18. The test covers NGSS aligned core subjects form 4th and 5th grade. https://ngss.sdcoe.net/Disciplinary-Core-Ideas |
沒想到參加科學競賽還要先「資格考」?好正式的感覺。一個月後收到另一封信:
Congratulations! | Date: 12/19/2018 |
From: Mr. Principal To: 科學競賽隊伍家長 | |
If you’re receiving this email, your child has been selected to be on this year’s Science Team! The team will compete in the SD County Science Fair on Saturday, May 18. |
十二月份寒假之前,陳小牛確定得到了參加科學競賽隊的資格,接下來要準備什麼?等開學回來再說。(根據陳小牛的說法,所有參加資格考的小朋友都通過了 :p)
First Team Meeting | Date: 1/10/2019 |
From: Ms. S To: 科學競賽隊伍家長 | |
Our first team meeting will be held next Monday, 1/14/19 in the science lab at 4pm. The students will have to prepare, study, research, practice, and/or build. Each category has its own expectations and guidelines that are prepared and administered by the Event Captains. I will send links and resources for each category in a separate email. |
Ms. S 是陳小牛學校的家長,科學競賽的負責人。她的孩子已經小學畢業了,不過熱心的她還是留下來繼續組織每年的科學競賽(熱情令人感動!)
參加了第一次會議,聽 Ms. S 介紹所有科學競賽項目,我還滿興奮的。雖然和我想像的 science olympiad 有很大的不同,但聽起來小朋友們還是可以從中學到一些東西。
首先,Ms. S 把所有隊員分組,一共分成了九組,每組兩人或三人,然後每組小朋友有給定的題目,接下來的幾個月,大家各自練習自己的題目,比賽當天也就是同一個題目。
陳小牛與隊友萊恩分到的題目是 barge(載貨船):用一張 18x18cm 的廚房用鋁箔紙摺成一艘貨船,摺好後放入水盆中,小朋友用手拿小石子,一次放一握小石子到船上,船進水時就停止,然後小朋友估算自己的船載了多重?之後裁判再把船中的水倒空、用秤量石子,看誰的船能載最多?與估算的結果差多遠?
其他的題目有像鏡子反射的、分辨不同白色粉末的、雞蛋落地的、造橋的...詳情可見這裡
這些題目都很有趣,不過竟然是由 Ms. S 幫小朋友分組、而不是讓小朋友了解內容後自行選組,這一點讓我有些不滿意。而且之後的四個月都要練習同一個題目也太無聊了吧?但是身為一個含蓄的歐巴桑(有嗎)我也就默默接受了這些安排,心想 Ms. S 這麼有經驗,這些安排應該是不錯的吧?
當天的會議很熱烈,大家也提了很多問題,例如:這個比賽到底有多少學校參加呀?
Ms. S 答:不一定,但至少都有40隊,有一年多到60隊。(台下一片哇~~)
小朋友問:Deer Canyon 也參加嗎?(這是本區最好的(10分的)公立小學,學生組成有40%是華人和印度人 XD)
Ms. S 答:會。不過別擔心,我們會打敗他們。(台下一片歡呼 XD)
會議後,陳小牛悶悶不樂,我問她為什麼?半晌之後她才說:萊恩(她的隊友)是個討厭的傢伙。
我大驚:「怎麼個討厭法?」
陳小牛:「他常常翻白眼。有一次還叫我笨蛋。」
啊???這倒有點棘手。剛才與萊恩的媽媽碰面,看起來就是位和善的韓國太太,說話也很客氣。萊恩是個戴眼鏡的圓臉小男孩,下巴抬得很高看起來是有點驕傲沒錯,不過沒相處過我也無法評斷什麼,但是說陳小牛是笨蛋嘛...這傢伙絕對是沒什麼判斷力 :p
我試著鼓勵陳小牛與萊恩好好相處,可以從下課時與他打招呼開始。既然要與這個人共事幾個月,當朋友還是比當敵人好。
第二天,陳小牛一蹦一跳地告訴我:「萊恩今天沒有對我翻白眼!」呃,很好的開始。那你們有講話嗎?「有!我說嗨!」那他有說什麼嗎?「有啊,他說嗨!」還有嗎?「沒有了!」喔....很好。
之後每個禮拜一放學後,陳小牛和萊恩都會在學校多留50分鐘練習摺他們的小船。我幫陳小牛把材料和筆記本帶到學校之後就交給他們自己做實驗,一小時後再來接人。據我的側面觀察,陳小牛和萊恩很快就一起說笑了,兩人的相處應該沒問題。很好。
不過,一個月後,接到了 Ms. S 的來信:
Science Team: Barges | Date: 2/25/2019 |
From: Ms. S To: 陳小牛媽, 萊恩媽 | |
Please make sure one of you is present when 萊恩 and 陳小牛 practice together. It was disappointing to see them not being able to work as a team. They need to bump up the speed and be able to work well as partners. |
呃....這麼慘喔?我問陳小牛怎麼回事?她就開始抱怨萊恩都一直不好好做實驗,常常玩水、揉鋁箔紙...呃,我看你應該也半斤八兩吧?陳小牛從小就是搞笑王,玩水揉鋁箔紙這麼好玩的事她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被指導老師嫌成這樣當然不是什麼好事,我還沒想該怎麼辦?當晚就接到萊恩爸爸的來信:
Re: Science Team: Barges | Date: 2/25/2019 |
From: 萊恩爸 To: 陳小牛媽 | |
......the topic may not be challenging enough for them in order to excite their interests. I am not sure if there is any possibility that they can change their topic or not, but if you are thinking/feeling is similar to what we are thinking, it may be worth to talk to the coach/teacher. |
呃換題目嗎?呃..
說實在的,雖然 Ms. S 的強勢風格我也不太喜歡,但是「遇到困難就繞過去」實在不是我的風格。
話說在第一次會議之後,好像還有一次 Ms. S 與各小隊的小討論會(家長不用參與),在討論會中,Ms. S 直接告訴小孩要怎麼摺船才能載最多,至於為什麼?她完全沒提。「對準妳的食指關節,對,比這個再長一點點,這樣摺,然後這樣...撘啦,就這樣。」這是什麼指導?小孩是來學科學的,不是學摺紙的呀!
我和老公可是工程師欸!拿到題目的當天,我們就很高興地在討論到底要怎麼摺才能載最多?討論了一晚上,第二天還上網查相關資料、找了中文英文的浮力教學影片給孩子看;那個週末也全家一起動手做了好幾艘小船,摺成各種形狀,玩得不亦樂乎。結果這個 Ms. S 竟然直接告訴小孩怎麼摺??
想了很久,我回信給萊爸爸:
Re: Re: Science Team: Barges | Date: 2/25/2019 |
From: 陳小牛媽 To: 萊恩爸 | |
......I was excited when I got the instruction page, thinking that our kids will design different barges, read books about buoyancy to support and improve their barges...etc. 陳小牛 was a little disappointed when Ms. S (the coach) just told them how to build a barge instead of letting them try different designs. This makes the project more routine than exciting. I don't like a routine project, either. Our kids do not join the science team to be trained origami experts. However, even with step-by-step instruction, it still looks challenging for our kids since they cannot build a good barge consistently yet. Their best record is about 290g but I know a good barge can carry up to 350g or even more than 400g. There is a big room to improve. I believe the kids can learn a lot in this simple project. This project can be challenging and exciting if the goal is to build a better barge than Ms. S's prototype. :) |
好吧,我承認我就是好勝。 Ms. S 不教,我自己教! Ms. S 看扁我們的孩子,我就要讓你看走眼!
首先,拿出紙筆,開始推導計算小船載重的理論上限。然後安裝工程師的好戰友 Matlab(好吧 Mac 沒有 Matlab,是用 open source 的 Octave,但指令和 Matlab 一模一樣),寫程式、跑數據,畫出了這張圖:
嗯,果然 Ms. S 教小孩摺的三公分深的方形船是最佳解,可以載重432克。
不過,如果不是方形船呢?
方形的船在四個角落會把紙重疊,浪費了一些紙,如果把重疊的地方縮小一點,船壁往外傾斜一點,船就可以更大,應該可以載更多。於是我又推導計算了另一張圖,是梯形的船:
哈哈!可以載到500克以上!
第二天小孩去上學,我自己在家做實驗,摺了好幾艘船,小石頭不夠,還端出了麻將當砝碼(很好用)。實驗結果很成功,與理論值相去不遠,很有機會載到400克以上。
接下來,就是怎麼教給小孩?
我查維基百科,做了兩頁教材,很簡單地解釋浮力,並且告訴他們怎麼計算,最後得知 Ms. S 的船會是方舟的最佳解,但也有可能做其它形狀的船,打敗她的方舟。
陳小牛和萊恩才小學四年級,浮力的概念對他們來說真的有點困難,計算容積更加困難(他們才剛開始學乘法欸,連面積都還搞不太清楚,更別說是體積)。但總之我花了一些時間試著解釋,小朋友也撐著眼皮聽完了。聽進去多少我不知道,不過既然有了明確的目標(打破 Ms. S 的紀錄?)我們就努力向前衝吧!
接下來的幾個月,我和萊媽媽輪流看顧小朋友實驗,看著他們時而口角、時而玩水、時而搶零食,留校50分鐘,認真做實驗的時間可能不到20分鐘,真的要很大的自制力才能不在外人面前揍自己的小孩 XD
幾次練習後,他們漸漸可以做出載350克以上的小船。但有時候擺放小石頭太用力或者太歪,一不小心船就沉了,那就只能載200多克。正式比賽只有一次機會,家長或老師也不能陪同,我只能提醒他們一定要謹慎。小孩的專注力真的很弱,每週的實驗我都讓他們摺三艘小船就收工。
四月底,比賽前最後一次與 Ms. S 碰面的會議,陳小牛和萊恩做出了 420 克的好成績,據說讓 Ms. S 大為讚賞。哼哼,很好,我女兒很爭氣!替我出了一口氣~~
比賽當天,剛好是中文學校的期末表演,我走不開,沒能陪小孩一起去會場(不過去了也沒事做,因為只有參賽選手可以進入會場)。早上八點要集合,比賽場地在離家半小時之遠的地方,所以我們六點半起床,七點20把陳小牛載到萊恩家,請他們載孩子去。陳小牛的項目抽到籤王,比賽時間是第一場:早上9點。我還沒出門前往中文學校,就收到萊爸爸傳來的手機訊息:444克,小孩估計410克,總分 444+410 = 854。
我一聽這數字就知道一定冠軍啦!幾個月來辛苦(無聊?)的練習總算有一塊小小獎牌當做回報。
下午兩點半開始頒獎,每個比賽項目會頒發前五名,而且每個名次有五支隊伍(??!!)所以每個項目會有 25 個隊伍拿到名次喔!不過只有第一名的 5 支隊伍會有獎牌。我後來查到總共有 54 支隊伍,41 個學校,因為有些學校的人多,報了兩支隊伍。陳小牛的學校很迷你,人數不夠,連全部十六項目都報不齊,只參加了八項。(有七項得到名次,三項是第一名)
話說回來,這麼歡樂的頒獎方式根本沒有公布各隊真正的成績,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第一名啊?(狀態顯示為:病入膏肓的虎媽)
不過頒獎的時候,主持人宣佈的順序是:第五名、第四名、第三名、第二名、第一名。而陳小牛和萊恩的名字被擺在第一名的五隊中的的最後一個,所以自我感覺良好的虎媽也就很樂意地自封為「真正的第一名」啦!
陳小牛回家之後,很高興地說:我明年五年級還要再參加 science team。哦是嗎?應該是拿金牌的興奮沖昏了頭才這樣說吧 :p
至於我,嗯,這個比賽....讓我再次認清自己不服輸的性格... XD
以上就是落落長的虎媽心得。報告完不敬禮解散。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