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溪川復原前後的首爾市容(橫貫東西的高架橋 vs. 清澈蜿蜒的清溪川)
 

去年,「文茜的世界週報」就曾簡單介紹了這項工程。上禮拜,Discovery 播出重建清溪川的完整紀錄,非常精彩詳盡,值得一看。

清溪川長約六公里,由西向東貫穿首爾市(舊稱漢城),末端注入漢江。600 年前的朝鮮王朝建都首爾,就是因為這小溪的地理風水特別好。就像中國的黃河一樣,清溪川雖是首爾人民賴以維生的河川,但是有時乾涸有時泛濫,歷代統治者對它一直很頭痛,『覆蓋清溪川』的聲音也從沒停過。1958 年開始,為了大力建設城市交通,小溪終於被覆蓋,韓國人花了 20 年時光建了當時引以為傲的高架路網,清溪川從此變成一條地下臭水溝。

數十年後,高架橋逐漸老化,而且環保意識抬頭,比起水泥叢林,韓國人更需要新鮮空氣。2002 年,首爾市長李明博上任,提出復原清溪川的計畫。他們仔細規劃、效率奇高,工程與考古學並行,在時程緊迫的壓力下,仍然如期完工,讓人嘆為觀止。

例如,為了盡量不擾民,拆橋工程進行時建了與橋齊高的隔音牆,運用各種先進技術,回收 90% 以上的鋼筋混凝土,短短兩個月就拆掉整條長六公里的高架橋!(咱們區區幾百公尺的光華橋只敢利用過年的幾天放假慢慢拆...)

例如,為了讓乾旱期長達數月的小溪有源源不絕的水流,大膽地從漢江下游引水,建設數公里長的清濁兩路水管,徹底解決地下污水問題。

又例如,在復原的清溪川上搭建二十一座新舊橋樑,新橋是市民投稿的設計作品,舊橋則是朝鮮王朝時代的古蹟重建。

2004 年 10 月 1 日,清溪川正式注水,成為首爾市的新景點。這項耗時兩年的大工程,你猜猜花了多少錢?四億美金 -- 僅僅是一百多億台幣呀!這個數字讓我對台灣政府的「五年五百億治水預算」有點汗顏.....

看著看著,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想起了台北的瑠公圳?台大已經在兩年前完成了瑠公圳的部份復原計劃,舟山路上現在有一條小小的美麗的溪流蜿蜒進校園,很可愛。可是,就像回收舟山路或汽車移出校園的政策一樣,當初台大在規劃瑠公圳復原工程的時候仍然引起許多討論甚至反對聲浪,學校花了很多精神向大家解釋(甚至我覺得最後其實是硬幹起來的,學生除了抗議也不能怎樣),現在才有了這條美麗的小小河。

連學校都做得那麼辛苦了,那麼(以下引用網友的文字),『如果為了一條只存在歷史回憶裡的河流,而必須把新生高架橋拆除,犧牲交通的便利,增加尖峰的阻塞,請問:身為台北市民的你願意嗎?台北市長願意嗎?台北市議會的議員們願意嗎?韓國首爾市的市民願意。』嗯,真是很難回答的好問題啊...

---------------------
下面是一些從網路上搜尋到的資料:
---------------------
人民網《漢城清溪川的震憾》北京大學 郭麗 (寫於 2003 年,清溪川動工後一年)
http://www.people.com.cn/GB/jiaoyu/8216/40152/3006555.html

[...前略...]

清溪川復原工程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利益,最直接的便是清溪川兩岸商用和居住人民以及清溪川流動商販的暫時利益受損問題。對於有固定房屋的商用和居住者來說,清溪川復原工程完工後,周圍的地價及房地產價格必定會攀升,因此政府並未為此做太多的安撫工作。但在工程開始後,清溪川附近的流動商販由於收入受到影響,向市府抗議未為他們的利益考慮。聽到這裡,我暗自想,這樣的事情是建設中,尤其在改造已有城區的城市經常發生的事情。但是漢城市府給予這些流動商販的答覆使我震驚,它反映的不僅是公民而且是政府應該有的權利和義務。漢城市政府的回答是:固定商戶、居民和流動商販都是居住在漢城的韓國公民,但是固定商戶和居民繳納了大量的稅收,而流動商販繳納的稅收很少或者說幾乎沒有,清溪川復原工程花的是納稅人的錢,要為納稅人的利益考慮。

向政府繳納稅收是公民的義務,政府用納稅人的錢必須為納稅人服務也是政府的義務,納稅人的意識不僅是公民的,更應是政府的!

---------------------
科技日報《城市也需要跨越式發展:訪漢城大學梁鈗在教授》駐韓國記者 邰舉(寫於 2004 年 4 月)
http://www.stdaily.com/big5/stdaily/2004-04/24/content_241066.htm

  昔日車水馬龍的市政廳廣場已經封閉,工人們正在挖開原來的瀝青路面,準備建設一個全新的綠色廣場。這里過去一直是漢城城市交通的樞紐,五條道路的交匯口,有著十幾套信號燈。然而,交通樞紐變為綠色廣場之后,原來就非常嚴峻的交通問題又將如何處理?

  [...中略...]

  清溪川復原工程經過可行性研究,立項和實施等許多階段。在此期間,漢城市民的環境意識和城市意識大大提高,新一輪城市建設的高潮正在掀起。2004 年 5 月 1 日,市政廳廣場的綠化工程將會竣工,7 月起,漢城的道路公共交通系統將徹底變臉。這兩項公共工程和清溪川的復原工程相輔相成。特別是公車的改革,將大大緩解拆除清溪川高架路帶來的交通問題。屆時,公車將全部換用更易懂的路線編號,不熟悉線路的乘客也可以大體上知道車行的方向;行駛路線將大幅調整,區間車路線取直,主要路線平均行車距離會縮短 30% 以上,公共交通系統的效率大大提高;骨幹公共交通網絡覆蓋不到的地方增開短途循環客車;在主要道路中央車道開辟公交專用線,目前公交車過低的行車速度也將得到明顯改善。

  梁教授並不諱言,根據測算,清溪川高架路拆除之後,這一路段機動車的行駛速度將有所下降,但這個問題是可以得到妥善解決的。他解釋說,一方面,目前行經清溪川高架的機動車 70% 屬於過路車輛,這些車輛可以繞行其他路段。另一方面,漢城市交通發展的趨勢將是私人轎車逐漸淡出,公共交通發揮主要作用。不斷修建道路和高架並不可取,漢城拆除清溪川高架,正是對人性化城市的回歸。在這方面,漢城走了一個大大的彎路。

  為了解決交通問題,韓國一直在加強道路建設。過去的 20 年裡,政府財政中 70% 的勞務費支出花在了交通領域,但是問題遠遠沒有解決。根據一項預測,按照目前道路和機動車的發展水平,到了 2008 年,漢城的私人交通將會飽和。

  梁教授表示,中國的通訊行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中國的城建也應該走跨越式發展的道路。許多中國人仍然將擁有私人汽車作為追求的目標之一,這必將會帶來日益嚴重的交通問題。為了解決問題,路越修越寬,高架越建越多。這是一種惡性循環,而且在這種循環中,城市的環境逐漸劣化,文化特色迷失,反而成為進一步發展的巨大障礙。中國應該超越這一階段,積極發展公共交通,限制私人汽車,保護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環境。

---------------------
Google 庫存頁面資料

清溪川原本是一條紓洪的渠道,是一條充滿惡臭跟髒亂的溪流,於是 1958 年在都市更新的過程中被覆蓋上了水泥蓋,成為首爾市的一條主要交通動脈,之後更增建了高架快速道路,每日運送12萬以上的交通量。

2002 年新市長李明博上任後,提出了拆除高架橋復原清溪川的計畫,日前 Discovery 正好播出清溪川令人震撼的復原工程:工程分兩部分同時進行,一個是拆除工程,另一個是考古工程;拆除團隊撤除橋上的號誌與標牌後,將雙向四車道的橋面切割成一塊一塊,變成拖板車可以載運的大小,橋面完全清除之後剩下一條一條的T型立柱,再利用鑽石纜線切割成小塊,直到整條高架道路的痕跡完全消失。

另一方面,考古團隊進入覆蓋超過 40 年,充滿惡臭的清溪川河床,挖掘埋藏在河床底下的文物,並且構建清溪川的原始風貌,包括以前的堤防、石橋等遺跡,一一挖掘出來、編號,以便將來重建其原始的風貌。

橋樑拆除與考古工程大抵在同一時間完成,之後開始進行河道的建設,為此,工作團隊先建立了一個水文模型,控制水流的速度:太快會侵蝕河岸,太慢則容易產生污染,也因此河道的上游與下游有 20 公尺的落差。同時污水管線和紓洪渠道也分開來,確保清溪川一定是一條潔淨的河流。

同時考古團隊挖掘出來的古橋樑建材,也在舊址進行復原。由於新的河道比古河道稍寬,因此工程團隊以古建材為模型,仿造出一模一樣的石材,穿插在古建材之間,增加橋樑的長度,另外也增建由市民投稿並獲選的橋樑,形成一個古新兼備的水岸景觀。

除了工程上的奇蹟讓人震撼之外,背後的都市更新與市民協調才是另一項更艱難的工程。失去一條快速道路,可能會增加 30 分鐘的通勤時間,這樣的代價,市民願意犧牲嗎?而市長又有這個擔當嗎?在多方權力團體的角力之中,首爾政府提出一個納稅人意識的標準:政府依靠納稅人繳的稅運作,那個團體所繳的稅較多,政府將以他們的意見為優先。因此,因復原工程而權益受害的攤販團體也只能襟聲,依照這個原則,成功的撫平各方不同的意見,讓這個復原計畫的法律程序得以順利走完。

2004 年 10 月 1 日,清溪川正式注水,成為首爾市的新景點,為了推廣這個景點,韓國政府要求各方旅行社都必須把清溪川納入行程,而河川復原的效益也已經開始出現:清溪川沿岸的溫度比首爾市平均溫度低了 3.6 度,而在之前是高於平均值 5 度以上,此外橋樑撤除後,風速提高,空氣也變清新了。

清溪川的案例回答了我之前在顧問公司的一個問題:「我們只有開路,而不拆路的嗎?」,拆路是真的有的,當普遍的價值觀轉變,便利、快速不再是唯一標準時,道路是可以撤除的,如同韓國總統提到清溪川工程所說的話:「從現在起,首爾的發展應該重視的是質而不是量。」

韓國對生活品質和觀光資源做了如此巨大的投入,而台灣呢?現在正在為坪林交流道管制和蘇花高興建問題爭論不休,希望這個案例能給政府一些新的思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瘋小貓 的頭像
    瘋小貓

    瘋小貓的華麗冒險

    瘋小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