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
北宜高坪林交流道連日演出議員率眾攔路風波,許多人可能看不懂現場鬧哄哄吵的是什麼;但如果說這就是兩年前環保署長郝龍斌下台事件的「因果篇」續集,民眾即不難理解事態惡化的始末。當時行政院長游錫堃以一句「專業不能凌駕民主」,迫使郝龍斌掛冠求去,坪林交流道即注定變成一個民粹掛帥的無政府地帶。

對大台北地區的數百萬人而言,坪林是亟需保護的翡翠水庫水源地;對人口不到七千的坪林,則企盼觀光人潮為當地帶來商機。兩年前,坪林趁著扁政府的公投熱通過了鄉辦公投,要求只供公務車行駛的行控中心改設交流道。雖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公投,但扁政府為了吹噓公投的神聖性,刻意貶損環保專業的價值,不數日即逼使郝龍斌辭職,坪林的環保防線也自此一步步撤守。

只要看石門水庫集水區今日的狼狽情狀,就知道郝龍斌當年為何堅持。與其說「專業」是被「民主」打敗,不如說是敗給了執政黨的「民粹」思維。導致郝龍斌下台的,其實不是坪林的民意,而是急於向民眾證明「公投至高無上」的扁政府。我們看,這個交流道向坪林居民開放後,宜蘭居民也以「拒當二等公民」為由要求比照辦理。於是,除了國工局核發的數千張通行證,許多人手持一張蓋有立委印章的文件即可堂皇上路,報上甚至出現販售通行證的廣告。原本一個行車控制中心,每到假日便被車潮淹沒,這是多麼荒唐的景象。

扁政府兩年前向坪林民意豎起白旗時,雖然裝出尊重民主的姿態,其實不僅違背了自己經常掛在嘴邊的環保承諾,更把大台北五百萬人的飲水安全推到危險的邊緣。事實上,當游錫堃說出「專業不能凌駕民主」時,政府的公權力已經向坪林繳械。隨便一位民意代表,都可以印製及發放通行證件;檢查哨上的執勤人員,對於不符規定的證件,根本沒有不放行的勇氣;交通部才說一人一天限發廿張,一經抗議又即放寬。

謝揆日昨在院會反駁外界對政府「馬屁文化」的批評,認為這類說法會「把政府架空,讓政府無能化」。但從坪林攔路風波看,這麼一樁地域性事件也可以印證:一個不能堅持原則、不知尊重專業的政府,才是「自我架空」的真正原因。

且看近幾日北宜高上演的攔路大戲,幾已演變成台北和宜蘭兩縣的對抗。坪林人把出入交流道視為當地居民的特權,不許別人任意瓜分;宜蘭人則以「坪林能,宜蘭為什麼不能」為由,要求提前分享通車上路的樂趣。打開了這個爭執潘朵拉盒子的人,不正是逼走專業的游內閣嗎?那麼,對於今天宜蘭和坪林的通行權之爭,謝揆是要回歸問題基本面正本清源的處理呢?或是繼續裝作看不見,讓交通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混過攔路危機就好?

的確,扁政府總能找到輕鬆的切入點,來對付棘手的行政難題。但是,一再從原則上退卻、一再迴避責任、一再在技術上尋求權便,結果只是使公權力不斷流失,使政府不斷自我架空。

我們以最近的兩個事件作為對照,恐怕不單純只是巧合。三年前,政府以「促進高雄捷運發包效率」為由,撤換中鋼董事長王鍾渝,卻埋下了高雄捷運今剝削外勞、財務無法監督及工地安全問題重重的後果。兩年前,郝龍斌被迫辭去環保署長,扁政府移開了坪林交流道的絆腳石,卻造成今天北、宜兩縣居民攔路爭道;而大台北水源區的安全衛生能否得保,似乎根本還沒寫到扁政府的執政時程表上呢!

以坪林公投逼走郝龍斌時,游揆還留下另一句似是而非的名言:「民主就是自作自受」,也把扁政府的民粹性格描繪到極致。政策的選擇,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面臨水源保護和地方觀光的抉擇時,環保也許不是完全無可妥協的選項,但豈可隨意拿來和民意作交易。口口聲聲「永續台灣」的執政者,碰到真實的環保問題卻只是一味閃躲,令人輕蔑。

一個不願在決策上作出承擔的政府,若要說能讓基層執行人員嚴謹負起車輛管制的責任,那毋寧是妄想。

【2005/09/02 聯合報】

我覺得這篇文章批評得很對。如果大家有看到前幾天的新聞畫面,一定會和我一樣感到無力和悲哀。警察竟然(不知聽誰命令)與擋路民眾站在同一邊,將持有通行證的車輛一部部趕回原路。這國家還有法治嗎?雖然聯合報一向反扁,用字遣詞比較重,但還是值得大家用心思考這個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瘋小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