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待在帛琉的最後一天,下午就要回台灣。今天的行程是帛琉歷史博物館和男人會館。
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多是帛琉原住民的生活和文化,其中「木雕故事板」是帛琉最具代表性的文物,精緻的木雕訴說著一個個小故事:有的是神話、有的是寓言...都很有趣。

至於男人會館,因為帛琉是母系社會,Gary笑稱這個男人會館其實是帛琉男人的「家暴中心」,男人們常聚集於此聊天討論,正經事是政治事務,但討論得更多的恐怕是他們家裡的大女人們 :p

Gary 也向我們簡介了帛琉的歷史,不過我記不起來,還是從網路上抄下來吧 :)

【歷史與風土】
「帛琉群島的卡娜卡族人,在這塊人間淨土上,一直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直到1543年被西班牙人發現後,歐洲勢力進入帛琉群島,多舛的命運從此開始。1885年西班牙正式將帛琉島納入版圖,但14年後的美西戰爭戰敗後,把帛琉群島割讓給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輸掉戰爭,也失去了帛琉,於是帛琉再次轉入日本手中,二次大戰來臨,大批帛琉的人民受日本徵召而戰死沙場,是帛琉歷史最慘烈的一頁,戰爭結束後,聯合國將帛琉交給美國托管,1981年元月,帛琉成立自治政府為帛琉共和國,1994年11月1日正式獨立,結束國的托管,成為正式獨立國家。」
(以上摘自帛琉基本介紹

嗯,原來帛琉這個小小國家才剛滿十歲而已,真是年輕。

對了,帛琉是台灣的邦交國喔!Gary說,大家要好好珍惜這次帛琉旅行,說不定這是你一輩子唯一踏上「台灣邦交國」土地的機會...因為我們其它的邦交國要嘛在南美要嘛在非洲,正常人大概很難得去玩的... :p

而且,台灣在這兒的「外交」做得不錯,捐給帛琉好多錢 :p

包括文化中心和一座(新的)歷史博物館。不過不知為什麼帛琉政府蓋好之後並沒有啟用...該不會只是蓋好看的吧... -_-

也許是因為台灣觀光客特別多的關係,這兒到處都看得到中文,許多服務員也會講一點中文。大家都說,幾乎沒有「出國」玩耍的感覺哩...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島上遍生的朱槿和雞蛋花。這兒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栽種各色朱槿和雞蛋花,我一直以為雞蛋花都是白瓣黃心,沒想到在帛琉看到了紅色雞蛋花;這兒朱槿的顏色也有深紅、淺紅、鮮黃色...等等。
 

聽說雞蛋花是帛琉的國花(在網路上查到的,大家都這麼說,但無法確定官方說法...),不過網路上許多關於雞蛋花的解釋都錯了,它的別名是「鹿角樹」,而非「鹿角蘭」!在這邊節錄一段我認為比較正確的解釋(摘自台大校友雙月刊):

【緬梔Plumeria acutifolia】
講到緬梔,可能許多人並不覺得自己認得這種植物,但一聽到「雞蛋花」想必就不陌生了,其實緬梔的別名還真不少,如「番花樹」、「番仔花」、「鹿角樹」、「貝多羅」、「寺樹」等,每個名稱都其來有自。與緬梔同屬不同種的植物尚有紅花緬梔(Plumeria rubra)和鈍頭緬梔(Plumeria obtusa)。鈍頭緬梔的葉端鈍圓(緬梔的葉端尖銳),花色與緬梔相似;而紅花緬梔則花色粉紅至緋紅(等於是紅色的雞蛋花);另有多種雜交品種。

緬梔屬夾竹桃科,原產於熱帶美洲、墨西哥,於1645年間荷蘭人引入台灣。目前各地普遍栽培。緬梔之所以稱「番花樹」或「番仔花」,乃因這種植物不是台灣土生土長的,而是外來的物種。十七世紀時來台灣採硫磺的郁永河,在「稗海記遊」中有這麼一段敘述:「青蔥大葉似枇杷,臃腫枝頭著白花,看到花心黃欲滴,家家一樹倚籬笆。」註解中稱此種植物為番花樹,由此可知,這種植物在三百多年前就已經引進台灣了,而且在當時的台灣是很普遍的植物。緬梔因其花瓣外部乳白色似蛋白,而中心基部具有鮮明的黃色又如蛋黃,故稱「雞蛋花」;此外,緬梔在二、三月間全數葉片落盡時,光禿禿的樹枝像極了鹿角,因此別稱「鹿角樹」。此外,「貝多羅」這個名字代表著他與佛教之間有著一段因緣,據說在紙張發明之前,佛教的經典就是寫在貝多羅樹的葉片上,穿洞後再以絲線貫穿成束,貝葉經就是這麼來的,所以貝多羅在佛教的傳播上具有很大貢獻,同時它也是佛教寺院中不可或缺的「五樹六花」之一,因此在寺院中常可見到它的身影。也許因為這種與宗教的關連吧,在墨西哥或印度、斯里蘭卡等地的寺院中經常植有巨大的緬梔,由於當地人們認為緬梔的花金光內蘊、香氣四溢,具有保護廟宇的作用,所以稱其為「寺樹」(Temple tree,Pagoda tree)。緬梔花的香氣也彷彿帶給人們一種安定的感受,聽說有些SPA會在水中放置緬梔花,或許就因為這美麗花朵的清香可以讓做水療的人更為放鬆吧!這就有待各人自己去體驗了!

緬梔由於樹枝肥厚光滑、節間明顯,葉片大而潔淨、叢生枝端,加上開花雅致,且具淡淡幽香,為風格別緻的庭園植物。緬梔的五片花瓣因作覆瓦狀排列,花落時會旋轉,孩童亦喜歡將其花當風車玩耍。但是緬梔的全身汁液具毒性,受傷時易流出,因此玩賞時仍應小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瘋小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